《2023河北省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数据显示,我省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59.0%
数智驱动激活产业集群澎湃动能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安装 记者段华鹏摄
依托“智造”升级,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跑出加速度,不仅实现平均日产3辆复兴号车体,生产效能大幅提升,而且焊缝质量也始终保持了100%的合格率;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焊装车间,200多台KUKA焊接机器人,挥动着灵巧的手臂,精准完成前底盘、后底盘、发动机舱等点位焊接。该款机器人不仅可以自动识别零件并实现全自动制造,自动化率高达75%以上、主焊线自动化程度达到100%,而且其焊接的精准度也能够确保整个车身5000余个焊接点的牢固强度达到一致……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两化融合不仅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革新,更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日前,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2023河北省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数据显示,河北省认真贯彻落实《加快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59.0,高于2022年平均水平(57.9),较上一年增长了1.9%。
两化融合激发新动能促进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提升
特色产业集群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力量。
2023年,河北省加快推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强化龙头带动,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生态,持续推进一批技术攻关、产业化、创新平台、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提升。
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培育省级中小特色产业集群39个、争创国家中小特色产业集群17个;有33个特色产业集群主导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其中,6个集群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50%。
集群优势带来发展优势。两化融合激发的澎湃动能,也加速推动了我省特色产业集群的壮大。
在张家口怀安经济开发区南山汽车产业园区,100多家企业串点成链、聚链成圈,圈出一条涵盖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智慧物流、汽车运动文旅开发的全产业链条:张家口极光湾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使用世界领先的发动机生产设施及核心技术,3个小时左右,一台发动机就可完美下线;在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分公司,仅用时不到10分钟,就可合成一套汽车门板;在张家口地通汽车制品有限公司,2分钟内就可焊接一套车身结构件……怀安汽车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能达到83.4%,位居全省首位,得益于产业集群化发展和两化融合的深入,使得一家整车工厂可以在5分钟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问题,也保证了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每90秒就可下线一台整车。
关键工序数控化助力企业加装“数字引擎”
近日,记者在中车唐车公司关键零部件数字化智能车间看到,由自动导向车、机械臂和焊接机器人组成的智能化生产线,正负责着保障车辆运行安全的枕梁、端墙等核心部件的焊接和打磨。作为车体生产中劳动强度最大的环节,其目前已全部实现智能化,整列复兴号从开工生产到实现交付,仅需60多天,该公司通过产线数智化改造,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生产及物流全过程无人干预。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爆发,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两化融合发展的集中体现。
2023年,河北省产业集群聚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实施数字化管理,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构建完整的数据贯通体系,推动形成企业业务活动全场景数字化、虚拟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建模,打造基于数据的企业运营模式和决策机制。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更高效地汇聚创业创新资源,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提供土壤,坚持以“龙头企业”引领为原则,找准突破口,加快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产业集群发展中,生产制造环节的数字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在生产设备的数字化基础上加强数控化管理成为工厂推进智能制造和转型升级的关键。
2023年,河北省集群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和关键工序已具备一定基础,其水平分别达到了54.9%和55.3%,较2022年生产设备数字化(53.7)和关键工序数控化(53.1)分别增长了1.2、2.2个百分点。
两化深入融合助力企业加装“数字引擎”,老工业城市唐山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主赛道,深挖数据要素潜力,把数字属性、创新属性嵌入精品钢铁、绿色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加快“智改数转”,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4.5%,居全省第一。
数字化管理打通产业链条提升企业竞争力
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为产品研发设计和工艺研发设计突破提供了助力。
在2024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上,40多种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集中亮相,逾4万名中外客商在此洽谈合作,3天现场成交额达14.3亿元。据了解,安平丝网产业正在由传统的“织造”向现代“智造”转变,不少丝网企业积极引入国外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推动全产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
河北鹤煌网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年都会拿出营收的3%到5%,用于研发和技改,并建立了恒温车间、研发中心,配备了专业的研发团队。深耕创新,为鹤煌网业带来了累累硕果。其中,该公司自创的复合编织新工艺,能生产出宽幅达14.5米的聚酯造纸网,这项工艺技术的突破,为公司叩开了更多高端客户的大门。
安平鑫河金属丝网有限公司成功研发滤筒自动化焊接设备,0.013毫米不锈钢微丝工艺突破国内最细纪录。安平县汇金网业有限公司成功拿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香港戏曲中心、沙特阿美石油研发中心等诸多国内外项目,荣获了“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2023年,河北省集群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7.1%,较2022年(75.4%)提高1.7个百分点,与河北省整体情况相比,具有明显优势,高出河北省整体2.6个百分点。
同时,集群企业大力推广新型研发设计,推动开发工具、设计组件、工艺知识沉淀等应用与共享。
唐山百川集团依托自有产业链资源,百川共享工厂计划应运而生。该企业将自有800多套高精尖设备与技术人员团队实施共享,自2024年1月2日至今,已服务了130多家中小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60多项,为相关企业创造产值超1亿元。
在经营管理环节,集群企业以数字化管理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间各个环节,打破企业内部“数据孤岛”,实现了企业竞争力提升。
河北英凯模金属网有限公司自2016年实现“上云”后,通过打通采购、生产、物流、核算等全业务流程,使办公效率提高了近6倍。
2023年,河北省集群企业依托业务信息系统应用,利用工业软件强化经营管理,实现采购、销售、财务、人力、办公等环节数字化管理的企业比例达到8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5.0%)5.3个百分点,相较2022年(78.5%)增长了1.8个百分点。
记者刘艳惠